导航菜单
首页 » 澳门热门资讯 » 正文

厚植生态底色 提升发展成色 泸沽湖景区更加美丽宜居宜游 新澳门内部资料精准大全

金秋时节的泸沽湖旅游景区,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,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。在国庆黄金周期间,泸沽湖的旅游热度迎来了小高峰,每天进入景区的国内外游客在一万人次左右。在这里,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碧波荡漾的湖面和竞相开放的格桑花,还可以体验草海的原生态美景、划“猪槽船”、跳甲搓舞、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泸沽湖景区地处川滇交界处,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,独特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,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。2013年,泸沽湖被列入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备选名录。2024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

泸沽湖的青山绿水,成就了其独特的旅游吸引力。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源 摄

目前,川滇两省通力协作,整合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、大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线的区位优势,创新开发景区人文及自然资源,泸沽湖的旅游发展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。2024澳门资料免费大全
规划引领 生态保护优先
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,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,泸沽湖的旅游发展并非偶然,而是得益于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红利。
四川泸沽湖景区以规划为引领,先后获批了《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(2021-2030)》和《四川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(2020-2035)》,为泸沽湖的旅游指明了前进方向,绘就发展蓝图。
2023年,川滇两省协同立法,于12月 1日起施行《四川省泸沽湖保护条例》,破解一湖两治难题,推动泸沽湖“共商、共管、共治”。
同年,在凉山州委、州政府的推动下,四川泸沽湖景区围绕“世外桃源,度假天堂”总体定位,拟将泸沽湖打造成集度假休闲、山水游憩、文化体验、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“世界知名、全国一流”生态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,投入1350万元,启动《四川泸沽湖旅游策划和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》国际征集工作。
今年4月24日,《四川泸沽湖旅游策划和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》出台,方案以“世界的泸沽湖”为愿景,以文化景观为切入点,协调保护、利用、开发与旅游的关系,提出“世界旅游目的地、文化景观遗产地、摩梭家园共富地”三大目标,探索四川泸沽湖的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。

摩梭古村落。曾成绪 摄

此外,《盐源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》编制及审批已完成,正积极推进《四川泸沽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》《四川泸沽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》等规划编制。届时,泸沽湖景区的规划体系将逐步完善,为实现“多规合一”和“一张图”管理奠定坚实基础。
随着各项规划的实施和监管力度的加强,泸沽湖的保护和发展将步入更加科学、规范和可持续的轨道。
整改落实 推进绿色发展
游客的大量涌入,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给泸沽湖的生态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,一度让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出现亟需整改的问题。
为此,凉山州全面落实中央、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系列决策部署,坚定不移走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之路,有力有序推进泸沽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。
2017年以来,省、州、县三级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泸沽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,狠抓整改落实。盐源县印发《加快推进泸沽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实施方案》,成立了污水管网建设、湖岸侵占清理、生态搬迁、农村面源污染等11个专项整改“攻坚组”,整合资金近3亿元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问题整改。
2021年3月以来,岸线清理整治持续开展,彻底清理了违法侵占行为。此外,全面核查岸线39.5公里,设立岸线界桩133个,全面整改侵占岸线非法停车场、码头等问题点位63个,岸线复绿2.43万平方米。

同时,把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治的重中之重,从根本上全面解决泸沽湖沿湖农户散排生活污水问题。2021年至2023年期间,统筹实施污水收集管网项目15个,建成污水管道总长170公里,全覆盖解决泸沽湖周边7个村(社区)2387户农户、经营户排污问题,景区范围内镇、村、户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基本建成。实施了母支污水处理厂扩能工程,日处理能力从1000立方米提升至5000立方米,出水水质稳定达一级A标。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搓舞。曾成绪 摄
泸沽湖景区还积极推进生态搬迁工作,按照“生态保护与传统村落保护”并重的原则,编制完成《四川泸沽湖生态搬迁安置调整方案》。2021年以来,自筹资金近6300万元,完成77户生态搬迁任务,有效降低了临湖污水直排风险。
目前,泸沽湖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8%,空气质量全年保持优良天数达到100%。湖心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Ⅰ类,7条入湖河流总体达到地表水Ⅱ类,河湖健康评价结果为非常健康。优异的生态环境指标,为泸沽湖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下一步,泸沽湖景区将继续坚持“保护+开发”模式,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,贯彻落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。在依托富集的旅游资源的同时,以生态环保、项目建设、景区管理为重点,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,力争成为更加美丽、更加宜居、更加宜游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


二维码